<samp id="6j8bq"></samp>
  • <table id="6j8bq"><strike id="6j8bq"></strike></table>
    <li id="6j8bq"><cite id="6j8bq"><div id="6j8bq"></div></cite></li><tr id="6j8bq"></tr><pre id="6j8bq"></pre>
  • <td id="6j8bq"><option id="6j8bq"></option></td><pre id="6j8bq"></pre>
      <acronym id="6j8bq"><strong id="6j8bq"></strong></acronym>

      首頁-醫院文化-職工文苑

      書籍多情似故人

      發布時間:2022/7/18 17:27:43      瀏覽次數:1531

      【作者:楊素琴】

      讀書的快樂是什么?書籍對于你意味著什么?除了專業書籍,你有多久沒有讀書了?我的答案是:書籍多情似故人。閱讀,是我與書籍心照不宣的默契,是心向往之的神游,是不由自主、不受控制、挑起嘴角的呵呵傻笑。

      我與書籍交游已深,但有讀書活動必是欣然而往的。感謝金陵藥業讀書會的組織,感謝醫院讀書會的推薦,在夏天這個熱烈的季節,組織一場充滿人文氣息的、有溫度的讀書活動——書香金陵 共讀經典。

      那么,就這樣開始吧!根據讀書打卡活動規則,首先選擇書目,我選了池莉的散文集《從容穿過喧囂》和《唐詩》。

      一直比較偏愛散文隨筆,因為它不像小說有緊張的情境,有非黑即白的認同;也不像詩歌那般典雅,仿佛沒有正襟危坐就不配讀詩。散文像是一個智慧的長者,絮絮叨叨的說一點看到的風景、對事物的看法,但僅限于這樣,聽不聽隨你,給你漲漲見識。

      曾經很喜歡池莉在《致無盡歲月》中的一個意象:流逝的歲月就像曠野里奔跑的灰色兔子。細細體味,你是不是覺得貼切又形象:倏忽而過,不會引起任何警覺。

      你可能會因為一句話一個場景的描寫,特別引起你的共鳴,而喜歡一部作品、欣賞一位作家。這是我讀這本散文的初衷。后來因為帶著孩子一起重溫《唐詩》,所以池莉的《從容穿過喧囂》暫時還未讀完。不過不要緊,讀書活動既然重啟了,那么我們就會繼續讀下去。

      讀唐詩是重溫,是講解,在重溫和講解中感受經典再一遍的洗禮。每一次閱讀、每一個不同的身份和角度的閱讀,收獲總是不一樣的。做學生時要拼命記住作者、時代背景、創作年代、以及密密麻麻的注釋,都是要考試的!

      工作后再讀就是怡情養性,現在帶著孩子讀,會從不同角度去比較詩人的風格差異,時代和經歷對詩人風格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義。李白那樣的仙氣:所有的詩句都通俗易懂,但就是隨時突破詩歌體裁韻律的限制的排列組合,以及不可思議又貼切無比的意象,關于思念,他說“狂風吹我心,直掛咸陽樹”;關于憂愁,他說“白發三千丈,緣愁似個長”。杜甫也不總是沉郁頓挫,他也有裘馬輕狂的青年漫游時光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。王維也不是一開始就是佛系的田園詩人,也有“咸陽游俠多少年”、“看花滿眼淚,不共楚王言”的任俠仗義的一面。這也是我們在書中體會到的快樂。

      讀書活動給我的體會是,我們會按照喜好做習慣性的選擇,比如讀書、比如對待事物的看法。但是當我們認真的去體味,那些在平凡的、無奈的、疲憊的生活中,那些人們的堅持著,我們就沒有理由不讓自己變得更好。借一位剛考完試的孩子的話說,其實我們都應該感謝自己,因為你走了很遠的路,一路上不停完善自己,才讓大家看到了現在的你。

      過程無論悲喜,自己品嘗就好;結果展示時就一定會是歡喜。

      91麻豆精品无码人妻系列
      <samp id="6j8bq"></samp>
    1. <table id="6j8bq"><strike id="6j8bq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<li id="6j8bq"><cite id="6j8bq"><div id="6j8bq"></div></cite></li><tr id="6j8bq"></tr><pre id="6j8bq"></pre>
    2. <td id="6j8bq"><option id="6j8bq"></option></td><pre id="6j8bq"></pre>
        <acronym id="6j8bq"><strong id="6j8bq"></strong></acronym>